精神健康|青年精神健康影響一生 家長保持開放有利溝通

醫健人物

發布時間: 11 小時前

最後更新: 10 小時前

分享:

分享:

青年精神健康影響一生,家長保持開放有利溝通。

青年精神健康問題在香港並不罕見,根據中大於2023年發表的一項精神健康統計調查,約四分之一本港青少年,在過去一年至少受到一種精神科疾病困擾,絕不能少覷。有精神科專科醫生指出,青少年期是人生成長的重要階段,年輕人需要面對不同挑戰及壓力,不但對精神健康造成困擾,更對人生發展有深遠影響。醫生更建議家長應多陪伴及留意子女,若發現子女出現精神及行為上轉變,應及早求助。

成長中精神健康多變

精神科專科陳啓泰醫生指出,在臨床上觀察發現,不同年齡層的精神科疾病患者,出現的病徵可以稍有不同;而於不同成長階段的患者,出現的精神科疾病亦可能各有不同。例如,兒童及青春期的焦慮症患者,或會出現腹痛等相關的身體症狀;而較年長的青少年患者,卻較傾向出現抑鬱症的症狀,包括對事物失去興趣、思想傾向負面、情緒變得低落,食慾及睡眠欠佳,行為出現轉變,病情嚴重更可能產生自殺念頭等。

陳醫生補充,現時國際間正進行不同針對青年抑鬱症的研究,大家都不約而同地指出,青年一旦精神健康出現問題,會增加日後發展為成人抑鬱症的機會,因此精神健康必須從小做起。

不同誘因觸發精神健康危機

精神健康問題的風險因素,主要可分類為生物、心理、社會及文化因素。所謂生物因素,包含家族遺傳因素、神經遞質如血清素過低,容易誘發抑鬱症等;而心理因素則包括情緒控制、人際關係、童年經歷等;社會因素,例如患者曾遭受虐待或欺凌、經歷天災人禍等。此外,患者經歷人生重大事件,如失去至親、濫用酒精或毒品,甚至生活模式大幅改變,如疫情及生活數碼化,都會對青年精神健康構成壓力。

以患有嚴重哮喘的青年為例,因需要定期覆診甚至入院,對他們的精神健康會造成困擾,而藥物治療或使用類固醇,也可能會帶來情緒上的副作用;如患者曾經出現嚴重發作,甚至面臨生命危險,更會令患者產生恐懼及焦慮。由於青年身心尚未發展成熟,面對多種壓力時,未必能夠好好消化及處理,因此特別容易誘發精神健康問題。

建立信任 雙向溝通

陳醫生指出,在現時的生活中,互聯網可謂無孔不入,能讓青年更容易吸收到不同資訊,包括有關精神健康的知識,一般而言,他們已對精神科疾病有初步認知,因此他們較易察覺問題,但是否懂得處理又是另一回事;亦有部分青年認為父母不明白自己,加上父母往往缺乏對疾病的認識,以至對他們難以信任,因此拒絕向家人求助。當然,亦有些年輕人可能因為不想父母擔憂,而沒有向父母傾訴。

父母與子女溝通時,家長應避免過多主觀意見,並保持開放態度,更要多吸收不同資訊,都有助建立互相信任的親子關係。此外,父母日常可多陪伴子女,同時留意子女精神及行為上轉變,如有需要,可尋求學校社工、心理學家、老師等求助。

陳啓泰醫生提醒,精神科疾病的治療有不同方案,患者應與主診醫生商討,選擇最合適的治療方案。

精神科專科醫生陳啓泰

HKET App已全面升級,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、健康、娛樂、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影片。立即下載︰https://onelink.to/f92q4m

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最新資訊︰http://tinyurl.com/3dtnw8f5

撰文 : 陳啓泰 精神科專科醫生

欄名 : 健康專家專欄